close
台史博建置的「台灣女人」網站記述,直到1959年,政府才頒定初中制服的樣式─男生戴船型帽,上衣配長短褲;女生不戴帽,上衣配百褶黑裙。
現代高中生想脫的制服 當年「無上光榮象徵」
支持校服的人士則主張穿制服能「消弭階級及族群差異」、「促進青少年的認同」…而在高中生爭取制服自主權的同時,大學生反倒盛行「制服日」。在穿與脫之間,校服文化學問大。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現代高中生想脫的制服-當年-無上光榮象徵-191000709.html
日本時代,高校女生穿學生制服曾是富貴階級「無上光榮的象徵」。在當代負債整合,學者卻視穿制服為「消弭階級及族群差異」的對策。
台灣光復初期,政府考量家庭的經濟負擔,並未規定學生制服款式;當車貸時學生多穿著日本時代校服或家常服。
由黎振君撰寫的「凝視頭份張阿祥」一書,記述日本統治時代在頭份開照相館的張阿祥,40年代拍攝一群新竹高女學生穿水手服搭配黑藍色百褶裙、足踩黑皮鞋的合影。一一註記當年照片中的女孩全是地方名人之後,這是「無上光榮的象徵」。
284C814C53F63F88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